Thursday, July 3, 2008

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

儒略歷英語:Julian 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愷撒採納埃及亞歷山大希腊數學家天文學家索西琴尼計算的曆法,在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執行,取代舊羅馬曆法的一種曆法。一年設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於誤差較大,1500年後被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改善,變為格裡歷,即公曆沿用至今。

  • 一月 Januarius 名字來自古羅馬神話的神雅努斯
  • 二月 Februarius 名字來自古羅馬的節日Februa。
  • 三月 Martius 名字來自古羅馬神話的戰神瑪爾斯
  • 四月 Aprilis 名字來自古羅馬的詞aperire,意思為“開始”,意味著春天開始。
  • 五月 Maius 名字來自古羅馬神話的花神瑪亞
  • 六月 Junius 名字來自古羅馬共和國的創始人Junius (Lucius Junius Brutus)。
  • 七月 原名Quintilis,後改Julius。古羅馬曆只有10個月,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為愷撒是這月出生的,經元老院一致通過,將此月改為愷撒的名字“儒略”。
  • 八月 原名Sextilis 後改Augustus。原名是“第六”的意思,因為後來獨裁者屋大維是生於此月,元老院將此月改為他的稱號“奧古斯都”,原來應排為小月,從二月中抽出一天補上,變為大月,將後面的月份重新排大小月。
  • 九月 September 拉丁語“第七”的意思。
  • 十月 October 拉丁語“第八”的意思。
  • 十一月 Novembris 拉丁語“第九”的意思。
  • 十二月 December 拉丁語“第十”的意思。

公曆日期與儒略曆日期的差距

  • 1582年——1699年:格裡曆日期減10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700年(格裡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 格裡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8日,或之前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0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格裡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9日,或之後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701年——1799年:格裡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800年(格裡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 格裡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7日,或之前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格裡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8日,或之後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801年——1899年:格裡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900年(格裡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 格裡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6日,或之前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格裡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7日,或之後的日期:格裡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 1901年——2099年:格裡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