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3, 2008

中国農曆

夏曆,又稱農曆,並通常俗稱爲陰曆,是中国传统曆法之一。夏曆属于一种陰陽曆,平均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仍使用夏曆来推算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节日


目录

歷史

中国的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曆法太阴曆法。农曆作为中国传统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纪年(2697 B.C.)到清朝末期启用西曆(格里曆)始,中国歷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曆法,这些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汉太初曆、隋唐大衍曆皇極曆等,有的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統曆唐朝皇極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时间单 位,具备了阴阳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 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为中国歷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曆法,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曆》,之后刘歆作 《三统曆》,这两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 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后中国歷朝颁布的曆法,均与太初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曆,以公元纪年;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使用中华民国纪年,目前尚在中华民国统治的台澎金马使用。

夏曆、殷曆和周曆的分別

夏曆殷曆周曆的主要区别是以不同的月份作为一年之始:夏曆以寅月为正月、殷曆以丑月(今农曆12月)为正月、周曆以子月(今农曆11月)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于岁首不同,这三者的四季的定义也是分别不同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名稱考訂

常用的名稱包括農曆陰曆夏曆三種,其中前兩者較爲常用。然由於夏曆實際是一種陰陽曆,而非如伊斯蘭曆一樣的太陰曆,因此陰曆應當算誤稱。而夏曆相對于地球繞太陽公轉來說,只有節氣按照公轉周期,而日期游移可達一個月,並不很適宜農業生産,因此農曆一名也不很恰當。而目前使用的曆法因使用夏正,稱夏曆比較妥當。

公转、自转与四季

地球以椭圆形的轨道绕日公转。地球的赤道面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23度26分的夹角(黄赤交角)。四季由此角产生。因此,在北半球可以观测到: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公曆 3月21日(约) 6月21日(约) 9月21日(约) 12月21日(约)
白昼 12小时 最长 12小时 最短
黑夜 12小时 最短 12小时 最长
正午影长 HtanΦ注1 Htan(Φ-23.5o) HtanΦ Htan(Φ+23.5o)
日出 正东 偏北 正东 偏南
日中 SZA=Φ注2 最北 SZA=Φ 最南
日落 正西 偏北 正西 偏南
  • 注1:H为物体高度,Φ为地球纬度。即影长等于物体高度乘以纬度的正切。
  • 注2:SZA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阳天顶角。Φ为地球纬度。
  • 1回归年 = 春分至下一个春分的时间 = 365.2422日
  • 目前,当北半球在冬季时,地球在靠近近日点的轨道上运行。参看近点年
  • 因为岁差的关系,地球在冬至时并非刚好运行到近日点。

二十四节气

主條目:節氣


节气 公曆 黄经 中气 公曆 黄经
1 立春 2月4/5日 315 雨水 2月18/19日 330
2 惊蛰 3月5/6日 345 春分 3月20/21日 0/360
3 清明 4月4/5日 15 谷雨 4月19/20日 30
4 立夏 5月5/6日 45 小满 5月20/21日 60
5 芒种 6月5/6日 75 夏至 6月21/22日 90
6 小暑 7月7/8日 105 大暑 7月22/23日 120
7 立秋 8月7/8日 135 处暑 8月23/24日 150
8 白露 9月7/8日 165 秋分 9月22/23日 180
9 寒露 10月8/9日 195 霜降 10月23/24日 210
10 立冬 11月7/8日 225 小雪 11月22/23日 240
11 大雪 12月7/8日 255 冬至 12月21/22日 270
12 小寒 1月5/6日 285 大寒 1月20/21日 300

上边提及地球靠近近日点时公转速度会比较快,所以在冬季时两个中气相距29.44日,而夏季时则相距31.44日。

因为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可以比1朔望月(= 29.53059日)的时间长,所以阴曆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一个相应的中气。反过来说,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也可以比1朔望月的时间短,所以阴曆一个月可能有两个中气和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采取二十四节气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记忆) 春雨惊春清穀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曆规则与置闰

  • 时间、月相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为准。
  • 一个朔望月 = 月相由新月循环到新月所经过的时间 = 29.53059日。新月出现的一天是初一日,例如:

本月新月 下月新月 阴曆月长
公曆 5月1日13时 5月31日01时 30天
公曆 5月1日01时 5月30日13时 29天
  • 1年 = 农曆正月初一至下一个农曆正月初一的时间。
  • 1岁 = 冬至至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约有365日。
  • 冬至必定在农曆11月(子月)。
  • 凡阴曆一个月内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那个月便是上一个月的闰月。
  • 闰月的天数与正常月份的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曆作为陰陽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1回归年),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曆的闰年为13个月。通常19年置7闰,无中气那个月则为闰月。

农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曆法规则,排放在任何一个月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曆有之区别:一指从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长度,而一 指从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的时间长度。注意这二者的长度不同。一 是指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的长度。如果一中包含了12个完整,则这一岁为闰岁。在闰岁中,第一个无中气月为闰月,相应的这一闰年。农曆还有一个规则,即冬至必须落在农曆11月。

十九年置七闰

阴曆一个月为朔望月,阴曆一年通常有12朔望月(= 354.36708日),比1回归年短 了10.87512日;阴曆闰年则有13朔望月(= 383.89767日),比1回归年长了18.65547日。19个回归年的长度为6939.6018日,而19x12+7=235个朔望月(十九年置七 闰)的长度为6939.68865日。可见十九年置七闰的规则是为了协调阴曆年与回归年日数的差。

因为1阴曆年比1回归年少约11日,所以在公曆中翌年的农曆正月初一比每年的早11天;如果遇上闰年,则推迟约19天。

农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曆同一时间。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间中也有例外的例子,比如说公曆的1917年4月4日是闰二月十三、1936年4月4日是三月十三、还有1955年4月4日是三月十二。不过,日子的对应也不是相差很远的。

“2033年置闰问题”

有人认为,由于运行的复杂关系,置闰将会在2033年及2034年导致异常情况。2033只有11个完整,但须设为闰年,置闰11月;同时8月为假闰月,即该月无中气,但却不是闰月。又有人认为“冬至所在月必然是十一月”是为了解决所谓2033年的异常置闰而设定的特殊规则。其实,这是对农历的历法排定方法不了解所造成的。农历历法的排定方法简述如下: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

岁实:是太阳视运动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冬至点的时间间隔。

中国传统历法编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定岁长,早期采用平气,根据岁实的平均值来确定年长。在发现岁差之后,不久历法就改平气为定气,以实测“岁实 ”为年长。这里有个矛盾,历法要准确就必须采用实测岁实,然而未来的“岁实”无法测定,古人采用办法和现代人的方法原理一致,非常科学,根据积累的数据, 以插值的方法来确定未来年份的岁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特别重视每年冬至夏至的圭表测影(通过测量太阳高度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准确时刻)。

中国传统历法排定次序,首先确定两个冬至之间岁实长度,然后排定曆月,再看两个冬至之间除去两个冬至所在月外有多少个整月(必定是十一个或者十二 个。虽然民间以正月初一为岁首,但是排定历法却是以两个连续的冬至为始终。)如果是十一个整月,则无需置闰,即使出现无中气的月也无需置闰。如果有十二个 整月则需置闰,此时置闰依照“无中气规则”,而且闰前不闰后。由于这十二个整月中,只有除了冬至以外的十一个中气,所以至少有一个月无中气。这十二个月中 第一个无中气的月为闰月,它的名字叫“闰x月”,这个x,是它前一个月的名字。月序的确定,是以冬至所在月为子,依照地支顺序,下一个月为丑,再下一个月 为寅,如此類推,到下一个冬至所在月又回到了子。由于汉以后的历法都是建寅,以寅月为正月,这样冬至所在月必然是十一月。可见所谓的“冬至所在月必然是十一月”并不是什么规则,而是历法排定方法中

  1. 冬至所在月为子月、
  2. 以寅月为正月、
  3. 当两个冬至点之间不包括两个冬至点所在月份还有十二个整月时要把第一个无中气月命名为闰月而导致的自然出现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历法排定方法来分析2033年的情况,由于2032年冬至(公历2032年12月21日)到2033年冬至(公历2033年12月21 日)除去两个冬至所在月份外,只有十一个整月,所以在此期间无需置闰,即使有无中气的月,这就是为什么2033年没有闰七月。由于2033年冬至(公历 2033年12月21日)到2034年冬至(公历2034年12月22日)除去两个冬至所在月份外,有十二个整月,所以在此期间需要置闰。需要置闰时才采 用“无中气规则”。这十二个整月中第一个无中气的月是2033年冬至以后的那个月(2033年12月22日--2034年1月29日),它的前一个月是农 历2033年(癸丑年)十一月,所以这个月是农历2033年(癸丑年)闰十一月。这就是农历2033年(癸丑年)闰十一月的来历。在编排农历历法时,无中 气的月,并不一定要置闰。

2033年闰年

根据以上所述的农历置闰方法,2033年的闰月不是闰7月而是闰11月。

农历 公历 节气
12月1日 2033年1月1日 小寒大寒
1月1日 2033年1月31日 立春雨水
2月1日 2033年3月1日 惊蛰春分
3月1日 2033年3月31日 清明谷雨
4月1日 2033年4月29日 立夏小满
5月1日 2033年5月28日 芒种夏至
6月1日 2033年6月27日 小暑大暑
7月1日 2033年7月26日 立秋处暑
8月1日 2033年8月25日 白露、无中气
9月1日 2033年9月23日 秋分寒露
10月1日 2033年10月23日 霜降立冬
11月1日 2033年11月22日 小雪大雪冬至(农历11月30日)[1]
闰11月1日 2033年12月22日 小寒、无中气(闰月)
12月1日 2034年1月20日 大寒立春雨水(农历12月30日)[2]
1月1日 2034年2月19日 惊蛰、无中气

值得注意的是2034年的农历新年是冬至后的第三个初一日。

闰月月份

在1645年以前,农曆采用平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几率相等。以后采用了真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機率就不等了。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间各闰月的统计。

闰月 总数
闰一月 6
闰二月 23
闰三月 47
闰四月 61
闰五月 74
闰六月 59
闰七月 51
闰八月 26
闰九月 8
闰十月 9
闰十一月 5
闰十二月 0

另有计算表明,2262年将会再次出现闰一月;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闰十二月


其他

农曆纪年

中国农曆使用干支纪年,因此出现每60年重复的六十甲子。如公元1931年,称为辛未年,公元1991年也为辛未年。

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年号与天干地支同时使用,以避免重複。如同治三年,甲子年(公元1864年)。

歷代曆法

  • 古六曆
  • 顓頊曆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 四分曆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 干象曆 - 東吳(223年 - 280年
  • 景初曆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 元嘉曆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 509年)
  • 大明曆 - 南梁、南陳(510年 - 589年)
  •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 517年)
  • 玄始曆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 正光曆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 興和曆 - 東魏(540年 - 550年)
  • 天保曆 - 北齊(551年 - 577年)
  • 天和曆 - 北周(566年 - 578年)
  • 大象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 開皇曆 - 隋(584年 - 596年)
  • 大業曆 - 隋(597年 - 618年)
  • 皇極曆
  • 戊寅元曆 - 唐朝(619年 - 664年)
  • 麟徳曆 - 唐(665年 - 728年)
  • 大衍曆 - 唐(729年 - 761年)
  • 五紀曆 - 唐(762年 - 783年)
  • 正元曆 - 唐(784年 - 806年)
  • 觀象曆 - 唐(807年 - 821年)
  • 宣明曆 - 唐(822年 - 892年)
  • 崇玄曆 - 唐(893年 -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 955年)
  • 九執曆
  • 符天曆
  • 調元曆 - 後晉(939年 -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 大明曆 - 遼(994年 - 1125年)
  • 欽天曆 - 後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 應天曆 - 北宋(963年 - 981年)
  • 干元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 儀天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 崇天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 明天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 奉元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 觀天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 占天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 紀元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 統元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 干道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 淳熙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 會元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 統天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 開禧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 淳祐曆 - 南宋(1252年)
  • 會天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 成天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 大明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 重修大明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 授時曆(大統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 時憲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参见

外部链接


No comments: